保险看养老| 中信保诚人寿崔巍:国人养老准备远未充足 完美养老解决方案需具备三大特征
《安安访谈录》是保险备远界面财联社执行总裁徐安安出品的一档深度访谈类栏目。从投资角度对话1000位行业领军人物,看养覆盖传媒创新、老中老准老解VC/PE、信保信息服务、诚人金融科技、寿崔交易体系、巍国未充战略新兴等方向。人养
《保险看养老》栏目由《安安访谈录》出品,足完征采用专访保险公司高管形式,美养从多维供给角度,决方具备聆听助力国民养老的案需保险声音,输出助力“老有所养、大特老有所医、保险备远老有所护、看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保险智慧。
本期访谈人物:
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资深精算师 崔巍
“养老,在我看来,是永远准备不足的。”
▍个人介绍
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资深精算师FSA、FCAA中国精算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保险行业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保监会偿付能力监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咨询专家北美精算师协会正式会员新加坡精算师协会正式会员
▍第一标签
资深精算师,保险产品开发、营销领域专家
▍公司简介
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由中国中信集团和英国保诚集团联合发起创建。目前,中信保诚人寿总部设在北京,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23.6亿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达2,092亿元。秉承“聆听所至,信诚所在”的经营理念,自成立以来,中信保诚人寿倾心聆听客户心声,不断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覆盖寿险、疾病、医疗、意外、财富管理等多个领域。
如果2022年的众多不确定性被称为“黑天鹅”,那么伴随人口结构变化,人口红利递减,未来养老会不会遭遇“灰犀牛”,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预测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重度老龄化来临,你准备好了吗?为此,财联社金融频道邀请保险机构高管畅谈,从多维供给角度,聆听助力国民养老的保险声音,输出助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护、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保险方案。
01
——————————
养老准备,远未充足!
“养老,在我看来,是永远准备不足的。”中信保诚人寿副总经理崔巍近日接受财联社独家专访时表示,养老,是一个典型的重要不紧急事项。
“提前为养老做准备,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为将来大概率发生的事情,去牺牲当前,压抑现有需求和欲望,延迟消费,延迟享受。”崔巍认为,一定程度上,这是“逆人性”的操作,也正是养老储备为何难执行、永不充足的根源所在。
事实上,从整体看,我国养老金体系积累的资产也难言达到“充足水平”。崔巍表示,从我国来看,截至2021年末,各项养老金资产合计10万亿元,占GDP的比例不到10%,其中很大的原因是我国养老金体系建立比较晚,前期积累比较少。但是,我国同时又是老龄化趋势最严重的国家,面临养老压力巨大。“缺口是很大的。”
更需要警惕的,是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我们习惯把看到的,过去、现在的经验,当成自己的未来,但所面临的环境却已发生巨大变化。”崔巍称,当下,很多人对养老会有一种“刻板”的想法:像父母一样,退休后收入不低,能保证他们现在的购买力即可。
“但我们父母这一辈的养老经验称得上是历史特例。”崔巍解释道,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过去几十年,中国快速工业化、快速科技化,是追赶型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阶段。“抓住全球化机遇,经济高速增长,晋级中等收入国家,的真实感受就是:日子富裕了,退休工资年年涨。”同时,从人口规模来看,60后、70后、80后,是我国人口规模最为壮大的三代,人口红利让养老并没有太大压力。
但往后看,随着发展水平的变化,当我国与技术前沿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减,后发优势、增长动力、增长潜力也会随之变化。相应,经济增速也会逐渐放缓、趋稳。“经济谋求再上台阶,科技就要在世界高精尖领域有所作为并实现赶超,这并非易事。”崔巍表示。
更重要的是人口结构这一变量,此前国家卫健委也公布预测数据,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老年抚养比和社会抚养比将相继达到峰值。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即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
“当一个劳动力承担抚养一个老人时,对应财富来看,即我们的财富至少再提高两倍到三倍,才有希望同上一代一样享受美好的养老生活。”在访谈中,崔巍多次提到,养老,一定要“逆人性”,“就是要save for the future,且钱要专款专用。”
02
——————————
未来养老,如何充足?
养老充不充足,归根到底取决于退休后养老生活品质,而这又与退休后收入密切相关。
“收入较高人群,其制度内的养老金替代率较低。”崔巍举例称,美国2021年退休的人群中,收入最低的20%的参与者其公共养老金替代率达到了78%;中间20%的参与者其公共养老金替代率为49%,收入最高的前20%的参与者其公共养老金替代率仅为31%。
“因此,对于中高收入者来说,在公共养老金体系外,还需要进行补充养老储备,才能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对于如何解决,崔巍还是用“他山之石”的经验作为参考。
崔巍认为,我国居民一直是重储蓄的思维。事实上,数据也能证明这一点。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住户存款总额为103万亿人民币,2022年上半年,我国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人民币。可以推算,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住户存款总额达到113.33万亿人民币。存款绝对规模庞大,但以14亿人口计算,我国人均存款却仅为8.09万元人民币。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居民存款更少,是否养老会面临更大问题?这是一个较大的误解。”崔巍表示,截至2021年末,美国养老金总规模超过40万亿美元,而美国当年GDP为23万亿美元,养老金规模约为GDP的1.7倍。按照现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来算,也就是说,美国养老金总规模超过284万亿人民币。
这部分钱,绝大多数源于美国的第二、三支柱。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美国养老金第一、二、三支柱规模占比分别为6.76%、54.03%、39.21%,其中,第二、三支柱规模相加超过39万亿美元,占比超过93%,占据支配地位。
“这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快速发展养老第二、三支柱。”崔巍分析,这寿险需要一个财富存储形式的转移过程。“要把无目的的普通存款,转化为目的性更强、专款专用的长期财富。”
事实上,对养老第二、第三支柱的鼓励发展,我国在今年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推动个人养老金账户发展。意见明确,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实行完全积累;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的金融产品,参加人可自主选择。
长期积累、短钱变长钱,专款专用,又可通过专业机构实现财富“滚雪球”,崔巍评价,“个人养老金提供了一个自我养老的具体场景和相关产品与服务。同时,通过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市场机构可积累产品运作、养老金融教育、养老投资规划等丰富经验,对于发展非税优的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具有示范效应。”
03
——————————
金融机构,如何分羹?
面对个人养老金,银行、保险、基金加码布局,不同金融机构有何优势?
对此,崔巍分析,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强调个人主导,市场化运营管理。由于个人往往缺乏专门知识和养老金融素养,对于机构的依赖程度较高。而账户开立机构往往具有触达个人的先天优势。
“《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中明确个人养老金参与者必须在银行开立唯一的资金账户,这样的设置便于税收管理和制度运行,同时也使得银行成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的唯一入口。”崔巍认为,银行在各类机构中能直接触达投资者个人,同时又兼具金融产品销售和发行的角色,是唯一可以为参与者提供账户设立、产品发行与销售、投资咨询等一站式服务的机构。
比较来看,基金公司和保险机构则无法通过账户设立直接触达投资者,只能作为产品提供方,在个人养老金生态中居于后端。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养老储备,除了强制储蓄、强制用途、专款专用外,最重要的就是对抗长寿风险是否到位。”崔巍强调,衰老的本质是失去健康,因此在养老过程中,维持健康或健康保障、抵抗长寿风险就显得尤为突出。“相较于银行、基金机构,保险公司的独特优势在于养老产品丰富的产品线,不局限于年金保险,还可以提供长护险、健康险等老年阶段各种风险场景的保障产品,且能在养老产品上附加健管服务和长期积累的长期资金专业投资能力。”
近期,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也已向各银保监局、保险公司下发《关于促进保险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明确保险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准入资质、产品要求等细则。
那什么是完美的养老解决方案?在崔巍看来,一个完美的养老解决方案具备三大特征:一是空间上补充社保基础上的不足;二是时间上提供超越生命等长的现金流;三是本质上能尽量维持健康、延缓衰老时间的到来。
崔巍介绍,上述三大特征,也正是当下各金融机构作为供给端发力的方向。以中信保诚人寿为例,近两年来即打造了康护养传综合解决方案。“单一的产品已经很难满足客户多元化、细分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需要把‘保险+服务’相结合。因此,我们发力探索由大病管家、康护管家、养老管家、传承管家和N款保险产品及组合计划,期待共同构建家庭保障综合解决方案。”
“归根到底,还是要强调养老先行。我们要趁早真正行动起来才能成就一个完美的养老解决方案。”崔巍强调,个人养老金刚起步,未来实践中还有很多环节需要打通。例如,加大税优力度以激发个人参与意愿;联动税收制度扩大税优人群;打通市场、加大销售鼓励以激发供给动力、活力等等。
事实上,国家也正在加速对个人养老金的支持力度。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指出,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的实际税负由7.5%降为3%。
“毫无疑问,这对养老金的第三支柱是有帮助且有促进作用的。尤其是个人养老金账户制度的建立,再加上叠加税优政策,预测会加速中国老百姓对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接受度和提高整体的普及面。”崔巍分析。
正如崔巍所言,养老永远不缺意识,伴随老龄化推进,目前我们每个人都明白养老的重要性,但行动却十分迟缓。当务之急,就是要走出传统观念误区,及时行动,寻求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完美养老方案,为未来美好养老生活打牢地基。
“当然,唤醒老百姓对养老金第三支柱的意识后,如何去行动就是下一个挑战。”崔巍认为,对金融机构的而言,作为金融产品的供给端,在政策引导下,保险等公司要做好消费者对养老产品的需求调研,在设计细节和未来资金的运营管理中,需探索出更加能够满足中国老百姓不同养老方式的产品。
(责任编辑:热点)
-
云南首富兄弟被监视居住 旗下企业称生产经营正常中新网11月22日电中新财经 刘阳禾)11月22日,开盘跌停,报价140.17元/股。11月21日晚间,恩捷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20日接到董事长 ...[详细]
-
盖世汽车讯 美国交通部在8月23日表示,最近因起火风险而被召回的部分现代和起亚SUV的车主应该将车辆停放在室外,远离住宅,直到车辆缺陷被修复。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网站显示,现代和起 ...[详细]
-
记者走进北京首科创融科技孵化器,倾听创业企业如何奋力成长、危中寻机 激发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
创新创业催生了量大面广的市场主体,是稳经济稳就业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给创新创业创造以更好的环境,着力解决影响创新创业创造的突出体制机制问题,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今年以来,受疫情等 ...[详细]
-
银保监会近日公布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显示,截至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4.71万亿元。上半年,保险资金的财务投资收益率年化,下同)为3.66%,综合收益率为2.82%。同时,产寿险公司的资金配置情况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因董事长及副董事长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千亿锂电膈膜龙头遭遇股债“双杀”,单日市值蒸发138亿。与此同时,“黑天鹅 ...[详细]
-
中国-阿根廷经贸混委会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 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务实合作
2022年8月23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与阿根廷外交、国际贸易与宗教事务部国际经济关系国务秘书托德斯卡以视频方式共同主持召开中阿经贸混委会第21次会议。王受文表示,今年2月,习近平主 ...[详细]
-
据央视新闻,8月24日,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表示,此次疫情感染者感染的新冠病毒经广州市疾控中心基因测序显示为奥密克戎BA2.76进化分支,经过比对与广 ...[详细]
-
曾毓群缺席“宁王”电话会议 董秘坐镇回应关切 市场直言:没啥内容
财联社8月24日讯记者 李子健)曾笑称“真的要每个季度都沟通吗?”的曾毓群,昨日缺席宁德时代300750.SZ)召开的电话会议。而没有曾毓群的电话会议,有资本市场人士直言“没啥内容”。“没啥内容”或只 ...[详细]
-
最新的数据显示,11月20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环比增长1.2%。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11月20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货 ...[详细]
-
记者今天从最高法获悉,自今年4月开展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全国法院重点打击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