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寒潮下的三星:咬牙坚持资本扩张 正式进入“李在镕”时代

财联社10月27日讯(编辑 刘蕊)全球最大的李在镕存储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公布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芯片下的星咬在当前存储芯片需求走软的寒潮背景下,三星半导体收入不及预期,牙坚拖累公司营利同比锐减三成。持资
不过,本扩在其竞争对手纷纷缩减产能或资本支出,张正以求熬过芯片寒冬的式进同时,三星却选择坚持提高资本支出,李在镕不愿考虑减产,芯片下的星咬并乐观预期芯片需求将在明年下半年复苏。寒潮
与此同时,牙坚在行业逆风正劲之际,持资已经担任十年副会长的本扩李在镕本周四正式升任会长 ,这也意味着三星正式开启“李在镕时代”。张正
三星Q3财报不及预期
财报显示,
在截至9月底的第三季度内,公司总营收为76.781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892.06亿元),同比增长3.79%;但营利仅为10.85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50亿元),同比锐减31.39%。
该公司第三季度半导体收入为23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65亿元),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35万亿韩元。
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持续的宏观不确定性下,客户库存调整的规模超出了市场预期,对消费品的需求继续走弱。结果,部分增长未能达到预期,我们的销售业绩出现下滑。”
三星仍咬牙不愿减产
事实上,在当下芯片需求(尤其是存储芯片)走软的大背景下,芯片商财报表现不佳已并不令人意外。在芯片寒潮下,从SK海力士、美光科技到铠侠等存储芯片商都在大幅削减资本支出或芯片产量。
就在本周三,SK海力士才刚刚警告称,随着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出货量的下降,内存芯片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恶化,该公司宣布将把明年的资本支出计划减半。
然而,三星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三星仍在坚持增加芯片资本支出,从去年的43.6万亿韩元增加到2022年的47.7万亿韩元。
同时,三星在削减产量也采取谨慎态度,尽管三星此前曾表示,将根据市场情况灵活管理产能,但其一位存储芯片高管本月明确表示,减产不在考虑之列。
该公司表示,在数据中心服务器需求的引领下,该公司目前预计2023年下半年芯片需求将出现复苏。
这一预期与部分行业分析师的预测有所出入。尤金投资证券(Eugene Investment Securities)分析师Lee Seung-woo在业绩公布前表示:“目前很难指望需求复苏。应该有一些灵活的减产计划。”
彭博分析师Paula Penkal也认为:“NAND闪存市场在第三季度转向供过于求,考虑到需求的转变速度,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到2024年。尽管存储芯片行业长期增长趋势保持不变,但短期内将面临挑战。”
三星正式开启“李在镕时代”
另外值得投资者关注的三星重大动向,就是李在镕正式就任三星电子会长。
本周四 ,三星电子召开董事会,宣布副会长李在镕升任会长。李在镕自2012年出任三星副会长,历时十年终于升任会长,这也意味着三星正式开启“李在镕时代”。
2021年1月,李在镕因行贿案二审获刑2年半,当庭被捕。法院认定,李在镕向朴槿惠及其亲信崔顺实行贿86.8亿韩元(约合5100万元人民币),以换取政府支持他继承三星集团经营权。当年8月,李在镕获假释提前出狱,但仍被限制从业。
今年8月12日,韩国政府公布“光复节”特赦名单,李在镕获得特赦和复权,得以恢复经营活动。
相关文章
- 今年12月1日,深圳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将迎来一项重大改革,一档参保人计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从缴费基数的8%降至2%,期间差额纳入统筹基金后用于提升门诊的报销水平。深圳市在相关政策解读中表示,本次改革的核心是2025-07-06
许家印发内部信:2023年是关键年,一定能偿还各种债务,开启涅槃重生
责编|唐欢 编辑|王禾1月2日,红星资本局从恒大集团员工处获悉,1月1日,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公司内部系统发布《致全体恒大人的一封家书》。上述“家书”中,许家印表达了节日祝福,并总结了恒大集团的2025-07-06- 国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予00241)“增持”评级,预计2022-24年实现营业收入将达247.06/295.99/355.08亿元,考虑到其供应链独特优势和阿里赋能效应,目标价7.51港元。短期看,2025-07-06
- 本报讯记者 蒲长廷)“您好,我今天需要去医院拆线,已经跟医院约好了,我没有私家车,网约车也约不到,请问该怎么办啊?”近日,家住大兴区瀛海镇金茂悦社区的周大爷给社区居委会打电话。“大爷您别着急,您需要去2025-07-06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庆秋来源:BT财经ID:btcjv1)岌岌可危的每日优鲜用流血的教训为其他玩家们规避了一些错误答案——资本不是万能的。每日优鲜进入崩塌时刻。距离2025-07-06
- 每经记者 熊嘉楠 实习生 马洋 每经编辑 陈俊杰 2021年末到2022年,白酒行业进入深刻调整,终端动销不畅,库存偏高,上半年酒企业绩增速也普遍放缓,“旺季不旺”成为酒行业的高频词。到了三季度,经过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