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一再拿新疆问题说事?背后打的什么算盘?
来源:侠客岛
当地时间6月21日,美国美国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正式生效。为何问题相关法律以“强迫劳动”为由,再拿对中国新疆产品实施全面禁令。新疆目前,说事什算中国外交部、背后商务部均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美国
美国为何一再拿新疆问题说事?为何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杨超越。再拿
美国务院网站发布“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实施声明。新疆图源:美国务院网站1、说事什算侠客岛:“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规定,背后除非得到美当局的美国“无强迫劳动认证”,否则在新疆出产和制造的为何问题所有产品均会被认定为“使用强迫劳动”,禁止进口。再拿怎么看美方这种“一切我说了算”的法律?
吕祥:这不只是“我说了算”,而是“我随便说啥都算”。有关法律是一部彻底的“恶法”,其背后有几个明显意图:一是继续在政治上抹黑中国政府形象;二是剥夺新疆各族群众劳动权、发展权,造成事实上的“强迫不劳动”,致使已就业的新疆群众失业、返贫,继而催生新疆社会动荡,乃至让恐怖主义死灰复燃;三是通过非关税手段打击中国特定产品,用非关税壁垒限制新疆优势产业,使美企不主动进口相关产品,从而保全自身产业。
2、侠客岛:此前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两名官员说了“新疆没有问题,我们都很清楚”的大实话,美政府用新疆炒作“强迫劳动”“种族灭绝”,因为这是“让中国政府彻底深陷泥潭的有效手段”,是一种“角力”。美西方惯于拿中国边疆和少数民族说事,近来更动辄以虚假信息炮制涉疆谎言,背后打的什么算盘?
吕祥:美方自2018年起就频繁操弄新疆议题。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在其任期最后一天宣布“中国在新疆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后来拜登签署“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美国两届政府在涉疆问题上的险恶用心一脉相承——用人权幌子打压中国。
从中国边疆和少数民族议题切入,是美西方数十年来的制华惯用手段。正如美官员所说,美方是蓄意破坏我们的民族关系,让有关地区和民族“贫困、动荡甚至分裂出去”。这次对新疆动手,是既想压缩当地产业发展空间、在全球推行同中国脱钩,又试图以所谓“法律形式”在新疆制造“强迫失业”、侵害新疆各族群众权益,充分暴露了美方在涉疆问题上“一箭多雕”的野心。
杨超越:美方行径说到底是为了遏制中国产业、打压中国发展、阻碍中国和平崛起。我们必须看到谣言背后的黑手,即美国反华政客和流亡美西方的东突组织、“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等。他们恶意散布涉疆谣言,试图让国际社会对新疆问题产生错误认知。一边从外部破坏中国形象,一边向中国内部渗透,维护霸权不择手段。
3、侠客岛:有网友说,按美国的逻辑,若把稀土、棉花、医疗器械乃至所有中国商品都打上新疆标签,那美国物价必然“高得没边”,美国进口商也没法活。美媒自己都说,“预防法”无助于解决国内通胀问题,反倒会形成全球产业链“去美国化”趋势。这样的背景下,该法施行效果真能“达标”吗?
吕祥:从此法内容看,美政府重点监控棉花、西红柿、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关键原材料,新疆提供了全球约45%的多晶硅)等新疆产品,实施起来只能是损人不利己。以太阳能产业为例,美国妄图通过限制多晶硅进口来发展本国产业,但美国短期内难以比肩中方产业优势,而且就算实现了产能提升,价格也会很高,不是美国市场能承受的。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美国有关行径是对能源绿色化进程的打击,也是对各国气候变化合作的打击。就太阳能产业链而言,新疆优势巨大,美国若全面执行相关法律,可能会反向冲击美国产业,损害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关执法过程也会让企业“合规成本”急剧升高,不堪重负。
杨超越:长期看,“预防法”违背经济规律,逆全球化而动,注定难有实效;中期看,该法一旦施行,美国本土与新疆有往来的企业经营必定受损,企业或将游说当局,对法律执行效果产生对冲;美国商界、政界、法律界行会对制裁中国态度不一,也将影响有关法律的执行。
近期,白宫签署关于太阳能的紧急声明,连续两年豁免与美国在太阳能领域有经贸往来的东南亚四国相关产品关税。这些国家与中方在太阳能领域也有密切合作,此举被认为违背了“预防法”制裁初衷,将延迟“美国削弱中国在相关供应链地位的努力”。美国太阳能企业通过直接或辗转第三国方式从涉疆产业链中获取多晶硅,双方在太阳能领域技术研发和原材料贸易上有大量往来,此时此举,足见美国想规避“预防法”施行对本国产业的负面影响。
既想打压中国,又不想自身利益受损。美遏华政策的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充分说明其战略界对中美关系发展大局缺少系统完整认识,思维逻辑自相矛盾,政策执行前后不一,反映出美国面对中国发展势头时的战略焦虑。
(责任编辑:百科)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6月29日晚间,新浪财经特邀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老师参加了我们的微博连麦节目,分享美联储加息周期下,中国经济怎么看?汇率怎么走以及近期宏观领域的相关热点问题。管涛表示:下半年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 ...[详细]
-
来源:国际金融报淮海中路,是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15年前,国际知名时装零售巨头、瑞典时装公司H M在这里开设了中国首家门店,并上演了百余人排队的盛况。然而就在6月24日,这家H M门店迎来了谢幕。 ...[详细]
-
英国国家电网公司National Grid)正在询问英国企业,确认他们明年冬天能够削减多少电力需求,以帮助维持电力供应。根据外媒报道消息,英国国家电网公司的网络经理上周向一些大公司发送了一份请求邮件,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告别,退出风投。投资巨亏后,65岁的孙正义如此回应了时代的变局。曾经,他把握住了互联网电商的第一波大潮,与的“6分钟神话”一举成名,站在了世界投资之巅。但成也互联网败也互联网,投资界没有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于2022年6月28至30日于线上举行,本次峰会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新浪财经和集团联合举办,峰会主题为“共促全球ESG发展,构建可持续未来”。易方达基金总经理刘晓艳在“可持续金融助力ESG ...[详细]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6月30日早盘,SH601009,股价11.14元,市值1148.5亿元)快速下行,盘中一度触及跌停,截至发稿,南京银行股价为10.07元,跌幅达9.61%,一度接近跌停,成交额超过 ...[详细]
-
当地时间22号,在经过长达数月的争吵和谈判后,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有关天然气限价的新方案,建议将欧盟天然气价格上限设置为每兆瓦时275欧元,并提议从明年1月1号起实施。这一提议预计将在24号举行的欧盟能源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之星今日盘面上大盘迎来反弹,三大指数均涨超1%。盘面上,大消费板块全面爆发走强,消费复苏方向领涨。昨日大跌的赛道板块今日早盘有所反弹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