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海外捞”赴港IPO:一家餐厅凑出三家上市公司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7月14日讯(记者 李丹昱)继海底捞、海外捞颐海国际后,张勇张勇的赴港火锅产业版图上,很快将有第3家上市公司。家家上
7月13日晚间,餐厅凑出海底捞(06862.HK)海外业务分拆公司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特海国际”)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材料,市公司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海外捞华泰国际。张勇
上市申请材料显示,赴港特海国际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录得亏损。家家上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餐厅凑出特海国际收入为2.33亿美元、市公司2.21亿美元、海外捞3.12亿美元及1.09亿美元。张勇仅从营收层面看,赴港其复合年增长率为15.8%,并不算高。而同期特海国际录得净亏损分别为0.33亿美元、0.53亿美元、1.51亿美元及0.29亿美元。
虽然接连亏损,但特海国际仍不断强调拥有充足的营业资金。
对于海底捞将海外业务分拆上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海底捞有意剥离一些不确定因素比较大的板块。
“但现在全球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急于上市并非好的时间节点,更像是海底捞奋力一搏。”朱丹蓬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在上市文件“风险因素”里也提示,公司可能无法成功开设新餐厅并从中获利。
三家关联公司打通 背后实控人仍为张勇夫妇
重组前,海底捞海外业务由其全资附属子公司Haidilao Singapore持有,为筹备分拆上市,海底捞将海外业务由Haidilao Singapore转让给Singapore Super Hi进行重组。
相关资料显示,2022年6月,海底捞子公司Newpai再次将Singapore Super Hi全部股份转让给特海国际,报价0.1亿新加坡元。
申请材料显示,特海国际由Newpai及ESOP平台分別持有90%及10%股权。分拆及上市完成后,海底捞创始人张勇、配偶舒萍连同ZY NP LTD(张勇成立的全权信托)、SP NP LTD(舒萍成立的全权信托)及NP United Holding Ltd成为特海国际控股股东。
如果顺利,特海国际将成为张勇夫妇实控的第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其他两家分别为海底捞和颐海国际。
而申请材料中也披露了特海国际与海底捞、颐海国际的关联交易。
其中,特海国际与海底捞主要是在商标授权领域合作,基本不存在合作年度上限。而特海国际与颐海的关联交易则涉及海底捞专用产品、零售产品、即食自助产品三方面。
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特海国际与颐海产生的交易额分别为672.8万美元、579.4万美元、858.2万美元、306.2万美元。2022年、2023年交易额上限设定为1675.5万美元和2286.6万美元。
同为张勇实控下的颐海国际,与海底捞亦存在关联交易,财报显示,2021年,颐海与海底捞集团的关联交易占总收入32.4%。
海底捞、特海国际与颐海国际的关系也很微妙。
作为餐厅实际运营者,投资者一直希望海底捞进一步压价颐海,但过程并不顺利。
在不久前进行的海底捞调研活动中,海底捞方面在回复压价一事时表示:“第一,我们压低价格他们不一定答应;第二如果有些物资不从供应商这边买,在外面可能无法采购,很快找到一个价格更低的第三方较难。以锅底为例,今年上半年油价涨幅较大,很难快速找到更低价的合格供应商。”
“餐饮品牌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一直如此,即使拥有相同的实控人,也无法均匀分配利益,特海国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餐饮行业投资人张志平认为。
除与海底捞、颐海的关联交易外,特海国际旗下的餐厅总装修工程服务商蜀韵东方亦为其关联方。天眼查信息显示,蜀韵东方实控人为张勇弟弟张硕轶。特海国际与蜀韵东方在2019年-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关联交易额分别为141.2万美元、217.2万美元、557.6万美元、113.5万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蜀韵东方同样也是海底捞的关联方,通过海底捞餐厅,四家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不断。而特海国际分拆上市后,海底捞执行董事周兆呈将改任特海国际执行董事。
下沉、出海 会是海底捞的新动能吗?
总体来看,特海国际业务体量与海底捞内地业务差距较大,营收规模也不及颐海国际。
张勇在此节点促其上市,除将亏损业务分拆的原因外,张志平认为,是希望缓解海底捞国内市场关店和业务压力,并打开融资渠道。
2021年,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超过10家餐厅的中式餐饮品牌占国际市场约13%,而覆盖两个及以上国家的中式餐饮品牌更是不足5%。对此,海底捞国际在申请材料中指出,在尊重海底捞传统与持续本地化创新之间取得平衡,是其在国际市场持续增长和扩张的基础。
2019年,特海国际餐厅的客流量约810万人次,2020年下降至约710万人次,2021年则已恢复至980万人次。2022年第一季度,特海国际的客流量约380万人次,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60.3%。
但与国内市场的情况相似,海外海底捞餐厅的翻台率也在不断走低。2019年,特海国际的总体翻台率为4.1次/天、2020年翻台率为2.4次/天、2021年翻台率为2.1次/天,2022年一季度有所回升,约为2.7次/天。对比2021年,海底捞中国大陆餐厅的翻台率为3次/天,高于海外餐厅翻台率。
不过从数据来看,海外餐厅客单价高于国内。2019年-2021年,人均消费分别为28.7美元、29.4美元、30.3美元,2022年一季度,人均消费为27.5美元。
财报显示,2020年-2021年,中国大陆餐厅人均消费分别为106.1元、101.2元。在2021年,海底捞三线及以下城市客单价已经跌破100元,为95.7元。随着海底捞国内业务不断下沉,客单价或将进一步走低。
受疫情影响,海底捞国内业务在今年上半年表现一般。2021年11月,海底捞实行了“啄木鸟计划”,截至2021年底,已有260家海底捞餐厅在“啄木鸟计划”下永久关闭,32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
海底捞在调研活动中透露,国内餐厅3月和4月整体门店翻台率是去年的80%左右。已关闭了几十家门店,其中有25家店是去年未完成的(资产计提大部分在去年已完成),目前是梳理阶段,不排除继续关店的可能。
国内进入调整阶段的海底捞,也放慢了海外开店节奏。
申请材料显示,特海国际已在四大洲的11个国家开设103家餐厅。2021年,特海国际新开设了22家餐厅,较2020年的36家有所减少,2022年第一季度则新开了3家餐厅。
特海国际此次登陆港股不涉及募资,所以在未来发展中并未提及加速开店。
(责任编辑:知识)
-
11月22日银行早报:央行银保监再放住房信贷支持信号,首款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五地开售
1、公司动态用户反映称,其通过飞贷平台申请贷款,除还本付息,另需支付管理费、综合费等多项服务费,最终综合年化利率高达36%业内人士表示,若贷款综合成本达到36%,或许是经过贷款机构精心计算的收费费率, ...[详细]
-
欧洲天然气价格基准——TTF天然气价格自去年6月以来首次跌至每兆瓦时100欧元,主要因温暖的天气、充足的天然气储存量以及欧盟遏制能源危机的举措缓解了人们对欧洲冬季天然气供应短缺的担忧。天气预测机构Ma ...[详细]
-
Counterpoint:台积电未来2-3个季度6/7nm制程产能利用率或跌至80%-90%
《科创板日报》24日讯,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指出,台积电日前确认5G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AP)及SoC库存仍在调整,而库存调整可能延续到明年。由于智能手机终端市场销售疲弱,在5G只能AP ...[详细]
-
海油发展:前三季度营收增22.98%,归母净利增37.15%
10月24日,公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3.61亿元,同比增长22.98%;归母净利润18.41亿元,同比增长37.15%。对于业绩增长,其表示,报告期内,受益于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公司产品、技 ...[详细]
-
爱波瑞集团首席技术官翟更川:低成本决策,数字精益企业健康存续新利器
11月22日-25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在江苏南京举行。作为专题论坛之一,制造智能决策控制工业软件)论坛由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委会主办,爱波瑞江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德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本报记者 于海霞 孙吉正 北京报道近日,国内羊奶产业再添一起国际并购。10月23日,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1717.HK,以下简称“澳优”)发布收购公告,宣布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Ausnutria B.V ...[详细]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随着中东供应担忧又起,国际油价应声创下一个月高位。8月29日,伊拉克什叶派宗教领袖萨德尔在社交媒体发文宣布退出政坛,并说他领导的“萨德尔运动”相关机构也将关闭。紧张局势下,当地时 ...[详细]
-
国家能源局: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4.8亿千瓦,同比增长8.1%
10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4.8亿千瓦,同比增长8.1%。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同比增长16.9%;发电装机容量约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