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香港上市
9月26日,海底火锅连锁海底捞在香港上市,捞香定价17.8港元/股,港上为此次IPO定价区间的海底上限。海底捞此次IPO共集资72.69亿港元。捞香上市后,港上海底捞开盘涨5.6%,海底是捞香香港历史截至目前为止入场门槛最高的新股。
截止记者发稿前,港上海底捞股价由17.8港元涨至18.6港元,海底最高股价为19.64港元,捞香总市值逼近1000亿港元。港上据了解,海底海底捞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捞香其中包括高瓴、港上景林领衔等中资财团。据海底捞相关负责人透露,上市资金多用于门店管理和加速开店。
海底捞股东代表苟轶群称,海底捞将借力资本市场,在门店扩展、服务升级、新品研发、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大投入。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曾透露,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中60%将用于各个地方开设新店,今年将新开180至220家新店,其中大部分门店将开在二线城市,并有15-22家门店将开在海外。

海底捞在二三线高速扩店的市场布局带动了海底捞整体的营收增长。公开数据显示,海底捞全国门店的数量由去年年底的273间增至362间,今年上半年新增71家门店,其中大多数门店集中在二三线城市。根据此前海底捞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比上半年同期增长54.4%,去年海底捞成为国内首家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餐饮企业。
另外,二三线城市的较一线城市来说同期营收涨幅较快,深具市场潜力。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海底捞来自一线城市的营业收入为18亿元,去年同期为14.27亿元,同期增长率约为26%;来自二线城市的营业收入为34.67亿元,去年同期为23.396亿元,同期增长率约为48%;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营业收入为14亿元,去年同期为6.36亿元,同期增长率达55%以上,二三线城市的同期营收增长率均在50%左右。
随着海底捞业绩的提升和门店的扩张,近几年海底捞频出食品安全问题,去年8月,海底捞后厨被曝出老鼠乱窜,一时间将海底捞推上风口浪尖,以至于在海底捞上市期间仍有此前老鼠事件的相关报道。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海底捞在招股书曾表示,已制定和实施全面而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在每个海底捞餐厅均驻派食安专职人员。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后的海底捞在加速开店的同时,应注意因门店扩张滋生的门店管理、食安等问题,另外海底捞还应注意因在二三线城市的高速扩张门店而带来的盈亏平衡问题。
截止记者发稿前,港上海底捞股价由17.8港元涨至18.6港元,海底最高股价为19.64港元,捞香总市值逼近1000亿港元。港上据了解,海底海底捞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捞香其中包括高瓴、港上景林领衔等中资财团。据海底捞相关负责人透露,上市资金多用于门店管理和加速开店。
海底捞股东代表苟轶群称,海底捞将借力资本市场,在门店扩展、服务升级、新品研发、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大投入。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曾透露,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中60%将用于各个地方开设新店,今年将新开180至220家新店,其中大部分门店将开在二线城市,并有15-22家门店将开在海外。

海底捞在二三线高速扩店的市场布局带动了海底捞整体的营收增长。公开数据显示,海底捞全国门店的数量由去年年底的273间增至362间,今年上半年新增71家门店,其中大多数门店集中在二三线城市。根据此前海底捞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比上半年同期增长54.4%,去年海底捞成为国内首家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餐饮企业。
另外,二三线城市的较一线城市来说同期营收涨幅较快,深具市场潜力。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海底捞来自一线城市的营业收入为18亿元,去年同期为14.27亿元,同期增长率约为26%;来自二线城市的营业收入为34.67亿元,去年同期为23.396亿元,同期增长率约为48%;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营业收入为14亿元,去年同期为6.36亿元,同期增长率达55%以上,二三线城市的同期营收增长率均在50%左右。
随着海底捞业绩的提升和门店的扩张,近几年海底捞频出食品安全问题,去年8月,海底捞后厨被曝出老鼠乱窜,一时间将海底捞推上风口浪尖,以至于在海底捞上市期间仍有此前老鼠事件的相关报道。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海底捞在招股书曾表示,已制定和实施全面而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在每个海底捞餐厅均驻派食安专职人员。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后的海底捞在加速开店的同时,应注意因门店扩张滋生的门店管理、食安等问题,另外海底捞还应注意因在二三线城市的高速扩张门店而带来的盈亏平衡问题。
(责任编辑:休闲)
推荐文章
-
机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百城将公积金或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至20%,包括四川成都、河北石家庄、陕西西安等城市。此外,多地房贷利率创历史新低。多城降低首付比例部分城市近期出台了新一轮的稳 ...[详细]
-
比亚迪: 看好新能源汽车未来市场 碳酸锂价格高企是短期供需错配
据第一财经,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002594),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从现在这个时点来看,公司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市场销量是比较乐观的。对于碳酸锂价格走势,该工作人员认为,短期来看,这是一个供需错配,长期来 ...[详细]
-
作为美国市场份额最大的婴幼儿奶粉品牌,雅培微生物污染事件一度加重了当地婴幼儿奶粉荒。为解决婴幼儿奶粉短缺问题,美国加大了其他品牌及进口产品的引进,包括雀巢、利洁时、达能、贝拉米、合生元、a2在内的各大 ...[详细]
-
目前,锂价不断飙升,基准价格创下历史新高,达到约7.5万美元/吨,同时,电池制造商争相确保供应,需求也在增加。然而,小摩对此却保持谨慎态度。该行分析师Jeffrey Zekauskas首次覆盖锂生产商 ...[详细]
-
图解 | 上海再推生物医药新政: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上海报道 高值医用耗材治理被称为医改难啃的“硬骨头”,其涉及的利益链条长,触及的改革面广。随着带量采购模式日趋成熟并制度化、常态化实施,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进入“提速扩面”快 ...[详细]
-
与2021年全年净利润30.45亿元相比,今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是去年全年的1.81倍至1.94倍;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超过去年全年,是后者的2.99倍到3.12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报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玛丽亚 编|派公子来源:派财经近日,综合多家媒体报道,卫龙控股正在考虑最早于10月份启动在港股市场的首次公开募股,融资规模可能将达到5亿美元,目 ...[详细]
-
10家险企获评AAA类!合众人寿、百年人寿等五家机构偿付能力不达标
来源:保险报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7日,共有171家保险公司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披露了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超七成共计133家公司综合偿付能力下降,但半数公司 ...[详细]
-
分拆10余年的“默多克传媒帝国”又要合并了?当地时间10月16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91岁的“媒体巨鳄”鲁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正在试图合并全球最大的媒体集团之一新闻集团NWS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