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劣质、掺假矿产品,上海海关牵头的识别技术项目通过验收

  发布时间:2025-07-05 16:25:1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上海海关工业品中心出具第一份进口煤炭产地溯源报告 本文图均为 上海海关供图4月2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简称“上海海关 。

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上海海关工业品中心出具第一份进口煤炭产地溯源报告 本文图均为 上海海关供图

4月28日,拒绝技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简称“上海海关工业品中心”)获悉,劣质近日由该中心牵头实施的掺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源类及高值产品产地溯源、掺假识别技术研究”,矿产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品上

上海海关介绍,海海我国是关牵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进口国,2021年进口原油、头的通过煤炭、识别铁矿、项目铜矿共计超19.8亿吨,验收在我国进口货物总金额中占比近20%。拒绝技术长期以来,劣质海关在进口资源类矿产品监管过程中,掺假屡屡发现劣质、矿产掺假矿产品,如劣质煤炭、受污染原油、掺有废冶炼渣或其他固体废物的各类矿石。这些矿产品的入境和使用,对后续生产加工、生态环境、大众健康带来危害。

基于我国资源类矿产品智慧监管的迫切需求,由上海海关工业品中心牵头,联合5家口岸技术机构、5 家高校/研究所和 1 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同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源类及高值产品产地溯源、掺假识别技术研究”于2018年正式启动,该项目属于“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研究周期3年。

上海海关工业品中心技术人员现场采样

该项目研究了铁矿、煤炭、铜精矿、原油及6类宝玉石特征信息采集技术,建立特征信息数据库,应用了深度学习算法,形成了可用于入境资源类矿产品原产地追溯、掺假识别的风险监控体系,解决了资源类及高值矿产品产地溯源、掺假识别指标零散、智能判定手段缺乏、辨识度不足、掺假无损鉴别技术亟需突破等关键技术问题。

目前,该项目成果在上海、广州、青岛等口岸开展示范应用,有助于口岸智慧监管,优化营商环境。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