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朔: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未来的向往
天苍苍,秦朔野茫茫,够阻风吹草低建工厂。挡对
这是向往8月初,我在内蒙古的秦朔蒙苏经济开发区看到的景象。
在远景科技集团的够阻零碳产业园,一座东西走向、挡对长五六百米的向往电池工厂已经投产。厂房由德国设计师设计,秦朔极简风格,够阻成为茫茫旷野上的挡对一道风景线。
零碳产业园区内,向往有不少我熟悉的秦朔名字,如隆基、够阻、挡对上汽红岩。
未来几年,这里将形成一个绿电贯穿其间,驭风而上、逐光而行、零碳托举、氢装上阵,上下游一体化的绿色产业生态圈。
鄂尔多斯拥有中国1/6的煤炭储量和1/3的天然气储量,素以“羊煤土气”(羊绒、煤炭、稀土、天然气)闻名。今天,鄂尔多斯正在打造一个新标签,即“风光氢储车”的新能源。
在鄂尔多斯,我对能源领域的中国道路有了更深认识。
这篇文章从能源切入,目的是举一反三,探讨在内外部的限定条件下,中国能否走出一条创造性的新路。
中国能源的先天条件
何谓能源?就是能产生能量的资源。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要有强大的能源。中国制造为世界而生产,一刻也离不开能源。
中国能源结构的先天条件,是富煤、贫油、少气。
尽管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但2020年仍占56.7%。石油、天然气分别占19.1%和8.5%。非化石能源占15.7%。
中国是油气进口第一大国,2020年油和气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3%和43%。进口石油的8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能源安全,并非可以高枕无忧。
能源不只是安全问题,也是经济与民生问题。
今年2月俄乌之战爆发,迅速引起多个地区的能源危机,通胀一触即发。2021年欧洲天然气基准现货价格为8.35美元/MMBtu(百万英热单位),截至2022年7月为34.87美元,同比上涨3倍多。
由于“用气荒”,一些一直追求“零碳排放”的欧洲国家又重启天然气开采。
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影响,上半年中国能源价格上涨14.0%,占CPI总涨幅的接近6成。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了26.7%、29.2%和23.9%,居民用煤、车用天然气分别上涨了7.6%和5.1%。
但由于中国的煤炭产能充足,且政府对榆林、鄂尔多斯等地煤价有限制,所以总体上,能源安全可控,且通胀压力也小于60%以上能源都靠油气的欧盟。
从去年部分地区的拉闸限电到今年的国际能源危机启示我们,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大局。绿色转型是目标,也是一个过程。煤炭仍是重要能源支柱,且中国燃煤电厂平均每发1度电的耗煤量已低于大多数国家、地区的水平。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仍大有潜力可挖。
减碳很重要,脱煤不现实。
孙中山讲过一个故事,一个苦力每天在码头边拿着竹竿给人挑东西,有一天买了一张彩票,藏在竹竿里。突然发现中了头彩,心想再也不用干苦力了,一高兴把竹竿扔到江里。彩票也无法兑现,竹篮打水一场空。
减碳也如此。如不先立后破,而是先破后立,难免自乱阵脚,甚至自废武功。
工业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业是我们的比较优势。这决定了高耗能产业在中国是一种长期存在,就像化工,其机理就是能量转换,必然能耗高。作为中国产业韧性的重要基座,化石能源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被替换。
有化石能源就有碳排放,就要承受一定污染,尽管程度已大大减轻。
迈向新能源
上节说了中国富煤、贫油、少气,能源发展也离不开煤。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一直在加快风电、光伏、水电等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并主动向国际社会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加了一道硬约束。
中国为什么要这么做?根本上,原因有二:
对地球的未来负责,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负责。这是一个Planet security的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对国民负责,对后代负责,要让绿水青山满人间。
能不能说,西方工业化已有几百年,二氧化碳排了几百年,我们还在发展中(developing)阶段,所以要按自己的逻辑走,要捍卫自己的发展权。
可以。但问题在于,首先,高碳增长方式的首要和最大受害者,是自己的国民。为此中国提出了五大新发展理念,其中之一,就是绿色。
其次,如果不改变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在国际上也会遭遇约束,如绿色贸易、碳税等等。
拿新能源汽车电池来说,欧盟正在酝酿从2023年起征收碳关税,一个100度电的电池包,生产环节的碳排放约为5吨,按近期100欧元/吨的碳交易价,潜在的碳成本为500欧元左右;欧盟也已要求从2024年7月1日起,只有建立起碳足迹声明的电池才能投放欧盟市场;欧盟还要求到2026年,在欧盟地区交付的电池产品价值链的60%要在欧盟实现。这些数字或有变数,但方向很确定。
所谓碳足迹声明,就是要把生产电池中的能源消耗详细披露。
最近李书福也说,现在的电动汽车用的电,70%-80%还是煤炭发出来的,是不是清洁能源,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说的也是碳足迹问题。
怎么看待和应对外部的限制呢?
当然可以说,这是欧美国家针对中国企业设置的门槛,我们不跟他们玩了,自己练摊去。如果这样,结局只有一个,就是失去国际市场,以及知识、技术、设备、材料等方方面面与国际的联系。这样真能练出一流功夫吗?
国家不是这么看和这么干的。
国家的重大战略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趋势,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量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50%,风电和发电量实现翻倍。
如果我们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绿电,驱动产业,就能做到发展和绿色两不误。用绿电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能突破国际市场的绿色壁垒。最有想象力的图景则是,利用成本低廉的绿电的发电波峰,用电解水制氢,再合成氨,用氨代替火电中的煤作为燃料,这个过程中没有碳排放,只要能把控制一氧化氮的技术解决好,就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绿色循环。
总之,高耗能衡量的只是能源消耗的多少,而不是能源的性质。高耗能本身不是恶,高耗能产业也不等于不先进、不环保的落后淘汰产业。
关键在于耗的是什么能。如果是非化石能源,就不存在碳排放问题。即使是化石能源,只要不断节能降耗,也是一种次优的选择或可行的选择。
从输出产品到输出产业
改革开放几十年,最初相当长时间,中国制造主要依靠国外技术,加工出口,向国际市场输出产品;
之后有了海尔、联想、TCL、美的、格力这样的自己的品牌,但在核心技术上,基本还是引进模仿、借鉴吸收,像华为这样在技术上实现国际领先的很少。
任正非敢说把技术卖给美国人,“出售完整的5G全套网络技术,包括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生产制造技术、网规网优、测试等整体解决方案,甚至包括芯片设计”。中国真正具备这种向世界输出技术的能力的企业,即使到今天也不多。
而中国的新能源,有可能是第一次规模化地向世界输出一个产业。
简单看一些数字。
(责任编辑:知识)
-
台湾《经济日报》11月22日消息,英特尔公司重启代工业务的主将塔克尔Randhir Thakur)将离开这家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发出电邮声明称,塔克尔“已决定离开他的职位,追求公司外部的机会。他会待到2 ...[详细]
-
日本3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0.8%。日本总务省图表)海外网4月22日电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总务省22日公布数据显示,日本3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上涨0.8%,连续7个月上涨,达2020年来新高 ...[详细]
-
总台记者从今天22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就全力打通物流堵点的相关措施作了通报。上海是重要的国际口岸,也是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货物通关和 ...[详细]
-
人民日报评论:共享单车成了流动广告牌?清理“牛皮癣”需齐抓共管
治理公交站、路灯杆、小区楼道等地方出现的各种非法小广告,一直是各地管理部门比较头疼的问题。如今,不少小广告逐渐改换地点,开始盯上了共享单车。在各个共享单车停放点,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总会有一些单车,被贴 ...[详细]
-
根据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公司的数据,如果美联储对抗通货膨胀的行动只会让美国经济陷入轻度衰退,那么美国公司的违约率将飙升至3.75%,而更严重的经济衰退将使违约率升至6%。按照标普的基准情景,利率和消费价格 ...[详细]
-
4月22日上午10:0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市国资委主任白廷辉、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介绍本市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工业是上海经济的重要 ...[详细]
-
李斌拿葱换盐,蔚来高端失速。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张怡 编辑/赵健来源:甲子光年ID:jazzyear)2022年是蔚来的一道坎。前有销量承压,后遇整车停产,可谓福无 ...[详细]
-
财联社4月22日讯编辑 潇湘)随着交易员愈发押注美联储未来数月即将采取更为激进的紧缩行动,眼下全球资本市场所面临的,不光光有一路飙升的美债收益率,还有持续攀升的强势美元。在过去17个交易日,衡量美元兑 ...[详细]
-
近日,厦门市思明区法院公布了一起案件:市民璐璐化名)还好好活着,却发现安息网络祭祀平台设有自己的纪念馆,包括灵堂、详细个人信息和照片。该馆建立于2016年1月,6年来访问量达4.3万余人次。为此,她状 ...[详细]
-
视频说明:近日新华社NEWCHINA脸书账号播出短片《荒芜上崛起——科技的力量》,关注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一周年建设成就。参考消息网4月22日报道 4月22日,松山湖科学城迎来建设一周年。一年来,东莞举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