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损20亿,股价大跌80%,名创优品衰落?
开店5000多家的年亏,被指商业模式说谎、损亿衰落挪用IPO资金?大跌
7月26日,号称“杀人鲸”的名创海外沽空机构Blue Orca Capital发布名创优品的沽空报告。
这份长达30页的优品报告,主要指出名创优品核心商业模式作假、年亏董事长挪用IPO资金、损亿衰落零售衰落三大问题。大跌
做空报告一出,名创其股价大跌15%,优品拉长周期来看过去1年多,年亏名创优品股价已暴跌80%,损亿衰落市值蒸发600多亿元。大跌
全球第一的名创“10元店”,为何被资本市场无情抛弃?优品
壹
Blue Orca的30页做空报告指出:
第一、名创优品宣称的轻资产、高利润的独立特许经营模式是谎言,99%中国门店由独立加盟商经营也不实。
通过7个月调查发现其中600多家,由公司高管或与董事长关系密切的个人的名义注册;
第二、董事长通过不正当交易挪用了IPO资金;
第三、公司营收从2018年170亿元的峰值,下滑到2021年的90多亿元,缩水了40%以上。同期公司门店数量从3459家增加到5205家,增幅达到50%。这意味着,同店收入下降60%。
2020年12月,公司加盟费为每年8万元,及75万元产品保证金。2021开始,加盟费下调至每年5万元。产品保证金降低到60万元。
2022年,名创优品官网显示,市级加盟费进一步降低至2.98万元/年,产品保证金也降至35万元,门店数量比两年前减少63%。
营收缩水40%、关店63%、加盟费下调63%,均证明名创优品是一个急剧衰落的零售品牌。
Blue Orca杀伤力向来惊人,此前做空、安踏都导致股价大跌。此次名创优品被做空后,港股、美股股价分别收跌10.87%、14.98%。
做空报告发布后,名创优品迅速发布自愿公告称“该报告毫无依据,且包含有关公司资料误导性结论。”
随后,又发布初步调查结果称:“有关特许经营模式的指控毫无依据,公司采取的名创合伙人模式规定,合伙人加入公司门店网络时自行承担相关资本开支和运营费用,而且所有名创合伙人均独立于本公司,在法律、经营上不由公司拥有或控制;
关于董事长通过一系列房地产交易挪用IPO资金的指控也毫无依据;
关于业务前景的描述,公司降低授权费用并非陷入困境的迹象,而是为激烈名创合伙人在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开设门店而深思熟虑的战略。”
这份调查,集中反驳了沽空机构对其商业模式、挪用资金、降低授权费的质疑,对营收下滑却闭口不提,侧面反映了公司基本面的脆弱。
贰
名创优品的创业故事,颇为励志。
创始人叶国富出生于湖北,无学历、无背景,1988年南下广东做起销售,并迅速拿到12万元奖金。
2004年,“十元店”在国内兴起,叶国富开起“十元店”卖饰品。到2011年,其开创的饰品店“哎呀呀”已在全国布局3000多家门店。
此后中国互联网电商兴起,大部分商品价格变得透明,极大冲击了饰品生意。
叶国富不断寻找翻盘机会,2013年在日本闲逛时发现街头遍布低价良品的小百货商店,这些日用生活百货质量好、设计美观,价格实惠,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
受此启发,叶国富回广州成立名创优品,销售生活家居和潮流玩具产品,正式开启“10元店”传奇之路。
为迅速搞扩张,叶国富还发明了“名创合伙人模式”,合伙人加盟时自行承担投资开店、员工薪资等费用,公司负责特许授权和供货,双方按收入分成,无需承认存货风险。
2018年9月,名创优品获高瓴资本和腾讯战略投资10亿,创业5年将3500家门店开向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高达180亿。
截至2021年底,名创优品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店超5000家,其中中国3100多家,海外约1900家,成为全球最大的“10元店”。
尴尬的是,名创优品的高扩张模式很难赚钱。
2019年—2021年,名创优品年营收分别为93.95亿元、89.79亿元、90.72亿元,净利润分别亏损2.94亿元、2.60亿元、14.29亿元,3年亏了近20亿元。
名创优品于2020年10月在美股上市,股价最高时曾达35美元/股,但基本面不断恶化,导致美股投资者迅速抛弃名创优品。
截至2022年7月29日收盘,其股价只剩5.87美元,跌幅超80%,堪称泡沫破裂。
2018年营收巅峰时,名创优品曾制定“百国千亿万店”的中期战略目标—在2022年前进驻100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达1000亿人民币,全球门店达到1万家。
如今看来,年营收千亿、开店万家的宏伟愿景已彻底失败。
名创优品高速扩张却不断亏损的原因,首先是门槛较低。
公司虽奉行低价良品策略,但归根到底销售的是技术门槛较低的小商品,缺乏核心壁垒,很容易被同行超越。
同时,过去几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损失惨重,名创优品、这类过度依赖线下的品牌损失尤为严重。
海底捞2020年时逆势扩张开店,同样陷入亏损困境,股价也是暴跌80%。
后疫情时代,高通胀、逆全球化还导致供应链价格上涨,也压缩了零售商的利润。
过去10年,名创优品凭借高速扩张、低价良品理念崛起,市场并不在乎它赚不赚钱。
如今全球告别烧钱时代,资本从撒钱走向收缩,考验企业经营韧性的时代已经到来,名创优品若无法尽快扭亏为盈,或将被时代抛弃。
(责任编辑:探索)
-
大宗商品贸易巨头Trafigura Group托克)正致力于达成未来欧洲地区的能源供应协议。一旦明年初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供应被切断,该公司就可以立即扩大市场向欧洲地区供应能源。Trafigura Gro ...[详细]
-
20年前的千元存折,如今仅剩不到百元。他想知道自己的钱去哪儿了?市民:存折上有1000多元,银行电脑显示仅80多西安市民王先生回忆,自己20年前曾在中国西安土门支行办理了一个存折,之后陆陆续续向存折里 ...[详细]
-
新京报讯 据北大新闻网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民盟中央原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倡导者,著名经济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北京 ...[详细]
-
光峰科技业绩快报:2022年营收25.5亿元,同比微增2.1%
2月27日晚间,688007.SH)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51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期末资产总额达43.38亿元,较期初增长5.87%,公司整体经 ...[详细]
-
央行、银保监会:保持债券融资基本稳定 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合理适度,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 ...[详细]
-
有银行每天交易限额5000元? 记者探访多家银行:没有“一刀切”限制
每经记者 宋钦章 赵景致 肖世清每经编辑 廖 丹 日前,“网传有银行每天交易限额5000元”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话题内容提到,近期有北京地区银行机构,对Ⅰ类账户设置了交易限额,非柜面所有渠道的交易额度 ...[详细]
-
美国1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下降4.5%,降幅创2020年4月以来最大
2月27日周一,美国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1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 -4.5%,预期 -4%,前值 5.6%。 ...[详细]
-
格隆汇2月27日丨诺基亚(NOK.US)盘前涨1.75%报4.66美元。诺基亚与南非跨国电信集团MTN合作,加速5G在南非的扩张。此外,诺基亚将对现有的2G/3G/4G无线网络进行现代化改造,并将MT ...[详细]
-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李达志:即将启动“互换通” 全力支持数字人民币发展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范子萌)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李达志11月22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表示,香港未来将朝着三大方向发展,包括巩固香港固有的国际金融中心优势;全力推进新时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以铜金起家的,去年高调杀入锂矿后,又重金跨界小金属。凭借几起收购,迅速获得在新能源行业上游的话语权,三千亿市值是否有望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