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关于人民币汇率运行的全方位思考

三
如何理解汇率在货币政策中的张瑜角色?护航“以我为主”
2017年中间价形成机制稳定后,通过过去几年历次大波动的关于市场跟踪经验,我们认为有两个层面的人民理解:
大原则:货币政策独立性优先于汇率,所以以我为主的币汇大框架下意味着,加大汇率弹性是率运基本方向。
小原则:虽然加大汇率弹性,全方不做点位方向的位思预先设定,但具体操作上我们也观察政策或存在三大小原则,张瑜主要是关于防范风险和减弱市场一致预期的过度交易:1)控速度不控点位,2)关键点位增加摩擦力 3)避免大类资产共振螺旋下跌。人民
当前央行的币汇汇率调控工具充足,即便面临较大的率运超预期冲击,央行政策空间仍较大,全方风险控制力较强。位思央行对汇率调控的张瑜工具箱中包含了诸如中间价窗口指导、调控掉期点、逆周期因子、增加外汇衍生合约保证金、大行干预即期市场、缩减离岸人民币池子、加强资本管制、强制部分央企结汇等,目前来看仅动用了逆周期因子、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等工具,政策工具箱仍充足。
综上研判,汇率强而不贵,汇率弹性打开而非持续的单边行情(本次汇率波动大概率是呈现两段波动先贬后升的形态),是更利于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的保持,更好的助力国内“以我为主”的政策基调。
四
居民和企业部门如何应对汇率波动?静观其变,做好套保,不对赌”
基于以上判断,汇率波动因素复杂,且两段论的存在意味着汇率是双向弹性加大的过程,居民企业对汇率的最佳应对状态是“静观其变,做好套保,不盲目对赌”。当下国内国际大变局之下,汇率的判断难上加难,不要忘记过去的教训:2017年初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贬值,大量上市公司根据这一预期进行外汇远期套保,而2017年全年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由年初6.9498大幅升值至年末6.5342,并造成全部A股上市公司合计汇兑损失170亿元,其中家电、电子等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行业(占比分别达34%、43%)合计汇兑损失分别为42、34亿元。而同样在2017年押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企业,也在2018年的贬值中出现较大汇率损失。
五
更详细的“汇率四面”评估——当下属于波动行情范畴,而非单边行情范畴
考察汇率的“四面”——基本面+预期面+交易面+政策面。
四面叠加同向性越强,单边趋势可能越持久(比如基本面恶化+贬值预期发酵+贬值交易扩大+政策意图不明显,贬值持续可能就偏长);如果四面只有一面或两面,往往属于波动行情,很难有年度级别持续性涨跌单边行情。当下由于国内PMI重回50荣枯线之下,结售汇差额微负,基本面略有走弱;但预期面与交易面整体稳定;政策面有合理动作去降低关键点位的过度交易(逆周期因子和今日调降外汇存款准备率皆是此意图,不控点位但保持交易程度合理)。当下显然属于后者的波动范畴,并未观测到四面叠加。
当下基本面支撑受疫情扰动客观有所走弱。基本面指结售汇基本面、跨境资本流动、外汇储备等真实具有“量”性质的情况,经常账户或资本金融账户项目的跨境资本流入更快、结汇率更高,都会带来更强的汇率基本面。今年以来结汇基本面有所削弱,尤其是二季度。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看,今年以来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大幅回落,二季度顺差211亿美元,同比下降69%。7月逆差扩大至111亿美元,6月逆差28亿美元。从银行代客结售汇看,截至7月,每月仍为顺差,但顺差在走弱。2022Q2顺差230亿美元,同比下降60%。7月顺差小幅回升至114亿美元,但同比仍-12.2%。
当下预期面整体仍比较稳定。居民部门方面,用黄金隐含汇率衡量居民部门贬值预期,当人民币贬值预期提升,外汇管制趋严后,居民部门将加大黄金购买以对冲风险,带来在岸黄金现货价格高于国际黄金现货价格,即黄金隐含汇率将高于实际汇率时。2016年末、2019年末居民贬值预期提升时,当时黄金隐含汇率略有走高,但相比汇率大幅波动时期仍可控。2022年9月2日,黄金隐含汇率6.94,较实际汇率高约0.05,而2016年末、2019年末时黄金隐含汇率较实际汇率平均分别高0.14、0.15。企业部门方面,可用企业出口结汇率与进口付汇率衡量企业贬值预期:若贬值预期强,则企业倾向于减少对出口收到的美元结汇,出口结汇率下降,同时增加对进口所需支出的美元付汇,进口付汇率提升。今年4月以来出口结汇率下降,主因是PMI走弱。企业结汇与否主要看PMI,只要国内稳增长仍如期推进,有订单,企业结汇往往提升。而4月以来我国PMI平均49左右,低于50的荣枯线。
从交易面看,5月以来在岸即期交易量修复,离岸交易影响力下降,回归在岸交易为主的“主场逻辑”:相比离岸为主导,在岸交易由于池子更深从而更容易呈现交易稳定和投机性弱的状态。交易面指银行间交易市场最终消化当下层面和预期层面信息后,交易生成汇率价格。从即期交易量看,在岸即期交易量萎缩代表离岸交易对人民币汇率影响边际增大。今年4月19日-5月中旬的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就主要是受离岸交易影响。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受疫情冲击导致人民币在岸即期交易量萎缩,由2021年日均即期交易量370亿美元左右降至2022年4月时的不足200亿美元,导致离岸交易影响力边际增加,指向人民币汇率有贬值倾向。5月后,随着上海自疫情冲击中复苏,在岸交易量逐渐恢复,近期已升至近400亿美元,离岸交易影响力下降,人民币汇率回归在岸交易影响为主的逻辑。
从政策面看,近期逆周期因子向升值方向引导,在6.9的位置有明显动用迹象,及时合理的控制过度交易。根据华创宏观汇率测算模型,8月25日逆周期因子达到-119bp,直至9月5日共有7天观测到逆周期因子调控幅度大于100bp,期间平均为-165bp,显示近期逆周期因子向升值方向引导。而且可以发现汇率触及6.9时逆周期因子动用迹象明显,当8/30、8/31、9/2预测中间价超6.9时,逆周期因子明显下降,突破-200bp,分别为-231、-220、-268bp。
六
汇率变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速度比点位重要
(一)对权益而言
汇率升贬过快都会带来A股的波动加大,成为权益的边际主要矛盾。回顾历史发现,权益市场对汇率的绝对点位反应不大,而对波动反应更大,升贬过快都会带来A股的波动加大,成为权益的边际主要矛盾。
(二)对债而言
外资流入中国债市与中美无汇率风险息差关系密切,当中美无汇率风险息差下降时,外资流入中国债市减缓。外资投资中国到手收益可以粗糙理解为“中美息差-汇率套保成本”(注:掉期点可以简单看做套保成本的替代指标),即中美无汇率风险息差。观察历史数据可以发现,2021年以来,伴随中美无汇率风险息差的下滑,境外机构国债和证金债增持量下降,2022年2-4月,伴随中美无汇率风险息差转负,境外机构对国债和证金债增持量也转负,显示外资流出中国债市。近期伴随中美无汇率风险息差再度转正、小幅回升,外资流出有止住的势头。
相关文章
- 9月1日,2022中国智能产业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为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组成活动之一,主题为“数智时代 智创未来”。爱立信中国首席技术官彭俊江出席并发表演讲。彭俊江在演讲中表示,2025-07-05
- 中新经纬7月15日电 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谈及中国经济全年目标、地区经济运行状况、就业形势、通胀压力……热点2025-07-05
四川银保监局对2021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未达到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的城商行开展专题约谈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四川银保监局7月15日消息,四川银保监局指导法人城商行做好普惠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一是对2021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未达到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的城商行开展专题约谈,督促相关城商2025-07-05- 中新网7月15日电 文化和旅游部15日发布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数据情况。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2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14.55亿,比上年下降22.2%。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次2025-07-05
到2030年,力争5000亿产值!上海“1+4+5+6”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来源:国际金融报11月23日,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解读近期发布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王莹摄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行动方案2025-07-05-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