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稳定增长彰显中国市场吸引力
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题:外资稳定增长彰显中国市场吸引力
新华社记者潘洁、外资稳定谢希瑶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增长彰显中国今年上半年,市场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233.1亿元,吸引同比增长17.4%;其中,外资稳定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3.6%。增长彰显中国面对国际环境复杂演变、市场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吸引今年上半年外资继续以两位数增幅投资中国,外资稳定有力印证了中国经济韧性强、增长彰显中国潜力大、市场活力足,吸引长期向好的外资稳定基本面不会改变。
今年3月以来,增长彰显中国国内疫情多发散发,市场包括部分外资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受到冲击。面对多重挑战,中央出台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了上半年在华外资企业有序运转,来华外商投资稳定增长。
外资企业之所以愿意扎根中国,在于中国经济的韧性和超大市场吸引力。上半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56万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接近20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27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1万亿元。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和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明显。
外资企业之所以始终看好中国,在于这里正不断涌现面向未来的发展新需求新机遇。进入“十四五”,中国经济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创新被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绿色低碳发展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品质生活需求推动消费不断升级。正在海南海口举办的第二届消博会国际展区占参展面积的80%,吸引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个品牌。参展的外资企业纷纷表示看好中国市场广阔发展潜力,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外资企业之所以加码布局中国,在于这里坚定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实施新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宝马、大众、现代、斯堪尼亚等纷纷加大在华投入,默克在张家港投资建设先进半导体一体化基地,阿斯利康在青岛新建生产供应基地并设立区域总部……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新举措坚定外资企业投资中国信心。
积极促进外资引进工作,是中国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以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增动力的根本要求,中国也必将携手更多全球企业在开放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完)
(责任编辑:热点)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零跑汽车涨价了。7月31日,零跑汽车发布了一份《关于零跑T03价格调整的说明》。零跑表示,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零跑汽车将对T03全系车型2022款T03特别版除外)补贴后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 ...[详细]
-
《独行月球》给表现平淡的暑期档添了一把火。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0时,由沈腾、马丽主演的科幻喜剧片《独行月球》票房突破10亿元,累计观影人次达2418万人,成为中国影史第98部十亿票房影片。 ...[详细]
-
通宇通讯:截至2022年7月31日累计回购约85万股,占比0.2105%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降薪:管理层带头领一半,其他员工打7折!发生了什么?
每经记者 黄辛旭 每经编辑 裴健如 何小桃 盖源源 11月21日,一份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布的内部信在网络上流传。内部信显示,2022年充满挑战和困难,威马汽车也面临着资金、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压力。“今 ...[详细]
-
苹果发布了不错的第三财季报,却透露出了焦虑。7月29日,苹果公布了2022财年第三财季财报,也就是2022年的二季度报。根据财报显示,截止到6月25日,苹果公司实现营收829.59亿美元,业绩好于华尔 ...[详细]
-
财联社8月1日讯编辑 刘蕊)随着日本当地疫情陡然恶化,日本上周新增新冠病例数量竟然超过美国,居全球首位。医学专家已经警告,日本医疗系统可能将经历“第七波”新冠疫情冲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支持率因人们对 ...[详细]
-
叶国富凭“十元店+狂飙营销”逆袭创富百亿 名创优品三年亏20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叶国富凭“十元店+狂飙营销”逆袭创富百亿 名创优品三年亏20亿核心商业模式遭做空来源:长江商报刚刚在港交所完成双重主要上市的名创优品9896 ...[详细]
-
11月23日消息,美股周二收高,投资者继续关注美股财报、经济数据与央行官员讲话,并等待美联储将在周三公布的上次货币政策会议纪要。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 ...[详细]
-
黑产已渗透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 营销数字化等每年因欺诈业务损失达数千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立洋 北京报道只要有利润在,就有黑灰产与之对抗。2016年开始,高速增长的移动互联网流量逐渐见顶,获客成本提高。2018年,电商增速降至25%,平台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