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为“支点” 成都“十四五”着力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
每经记者 吴林静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成都常住人口已超2000万人,支点这是社区城市吸引力的成绩单,同时也给未来留下难题——作为全国人口规模排名第四的为成务优超大城市,如何满足这么多人的都着动美好生活需要,如何为这么多人建造一座“幸福城”?力推
5月6日,《成都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发布。共服《规划》提出,质均展到“十四五”期末,支点成都均衡、社区普惠、为成务优公平、都着动便捷的力推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共服社会多元参与、质均展全民共建共享的支点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高水平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等,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跳起摸高,这座超大城市将如何完成“民生”这道题?
三大机遇与三大挑战
《规划》总结,“十三五”期间,成都公共服务发展迅速。具体表现为,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不断健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数据显示,到2020年,成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11%,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达到9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居住证积分制度建立健全,“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并轨运行。
迈入“十四五”时期,成都的公共服务建设面临着新挑战,也迎来新机遇。
机遇方面,其一是国家重大部署叠加赋能,为成都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提供了政策动能;其二是实现从区域中心城市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性跃升,城市发展能级显著提升,奠定了发展基础;其三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挑战也很艰巨。其一是人口发展带来的挑战,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总量达到2093.8万人,居全国第四,增量居全国第三,其中“一老一小”数量持续上升,共占常住人口31.3%,同时人口布局向中心城区、城市新区加速聚集;其二是城乡区域服务亟待协调,供给水平、基础设施差异明显;其三是服务需求出现了变化,人民期盼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
在“十三五”打下的基础之上,成都提出要“打造‘人民城市’幸福样本”——
图片来源:《成都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划分三类服务,推动“服务找人”
为2000多万人提供公共服务,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是第一步。根据《规划》,成都公共服务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基本公共服务,“十四五”时期的发力重点是加强标准化建设、补齐短板、通过线上服务推动便利可及,以此提升基本公服的均等化水平。
其次是非基本公共服务,这部分的发展思路是让普惠性服务提质、扩容。一方面是加大供给,重点是针对“一老一小”的养老、托育的服务,采取公建民营、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另一方面是让价格更加亲民,加强价格监管,并建立健全伴随收入水平、消费能力的价格调整机制。
还有一个层次是生活性服务业,这部分的规划则是向高品质、多样化发展。《规划》中提到,这类服务属于公共服务体系的补充和支撑,比如健康、文化、旅游、体育、家政就在此列,企业可以在这个部分创建优质生活服务品牌,匹配人民高品质、个性化的生活需求。
《规划》中特别提到,这三个层次的公共服务的界限范围,是动态调整的,“群众迫切服务需求纳入基本、普惠服务保障范畴”。
与此同时,在资源配置方面,成都提到了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观念转变。
具体思路是,以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围绕完善15分钟公共服务圈,细化完善公共服务资源与常住人口挂钩、与服务半径挂钩的制度安排,逐步完善精准服务、主动响应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社区尺度,集成优质均衡服务
体系已经建好,关键是如何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的发展。《规划》提到,成都将在把握人口总量、结构、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推进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
在生育、教育、就业、卫生、养老、环境、民生保障、拥军、文化、全民健身、休闲服务、社区、法律等13个重点服务领域,《规划》都给出推动实现“优质均衡”的路径。
举个例子,“一老一小”在成都目前常住人口中达到654.5万人,占比逾三成,针对“一小”,如何“优质”?比如在0-3岁阶段,成都提出要发展家庭邻里式、小区嵌入式、职工福利式等婴幼儿照护服务,加上社区、幼儿园、企业等力量,加快补齐婴幼儿照护托位不足的短板。如何“均衡”?比如成都将以家庭为单位提供科学生育、养育服务;在义务教育阶段,成都提出完善学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结合学龄人口增长趋势和分布情况,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也要稳妥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多校划片,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措施;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
针对“一老”,“优质均衡”的服务更加重要。鉴于成都市70岁以上中高龄老人占老龄人口比重较高,以及失能失智老人不断增多情况,《规划》中特别提到,要“重点为特困老年人、低收入老年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托养、护理服务”。
通观这13个领域公共服务建设的高频词,“社区”是其中之一,出现了105次——婴幼儿托育要纳入社区空间规划;要打造500个学习型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骨干;加快社区养老模式探索,构建以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枢纽,打造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将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全龄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体系,创建近零碳社区;年均建成社区绿道1000条;提升社区智慧化环境和生活服务配套;完善以救助管理机构为核心、以社区为终端的救助服务网络;建设以儿童友好社区为基础,以儿童友好单位为依托的全国先行示范的儿童友好城市;流动文化服务也要走进社区、学校、企业、乡村,每个社区还要建成至少1个美空间;“家门口运动空间”建设也落到了社区;打造“社区法律之家2.0”版本,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配备全覆盖。
社区连着千家万户,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成都将13项重点领域的服务都细化到了社区尺度,期望通过“十四五”的努力,在城市的最末端实现公共服务的集成,从而达到优质与均衡的目标。
(责任编辑:探索)
-
11月23日,科技(VIOT.US)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数据显示,该公司Q3净营收为6.858亿元(人民币,下同),上年同期为10.565亿元,同比下降35.1%;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净亏损 ...[详细]
-
《2022中、欧国际近视手术白皮书》:中国近视手术人群平均25.5岁
中新财经5月24日电 最新发布的《2022中、欧国际近视手术白皮书》显示,随着科技创新与临床应用的结合越加紧密,近视手术将进一步向“个性化、定制化” 发展,以满足近视人群对更高视觉质量的追求 。中南大 ...[详细]
-
《数字技术适老化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 我国数字适老化产品尚未完全覆盖老年人常用的所有应用
我国数字适老化产品尚未完全覆盖老年人常用的所有应用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申佳平)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消息,5月17日,在“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的“数字适老化及信息无障 ...[详细]
-
搜狐员工遭工资补助诈骗背后:盗贼冒充财务部发邮件 损失少于5万元
搜狐员工遭工资补助诈骗背后:盗贼冒充财务部发邮件 损失少于5万元作者:刘佳[ 搜狐员工遭遇邮件诈骗一事,暴露出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漏洞。一位网络安全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不仅仅反映出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也 ...[详细]
-
小米集团-W三季度经调整净利约21.17亿元 环比增长1.7%
01810)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收入约人民币704.74亿元单位下同),环比增长0.4%。毛利约117.22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经调整净利润约21.17亿元,环比增长1.7%。1-9月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从1949年作为新中国第一家国营酿酒厂成立,到历经11年未圆梦资本市场,一起股权转让,令红星股份再度站在“聚光灯”之下。5月23日,距离北京首都 ...[详细]
-
参考消息网5月24日报道 据俄罗斯卫星社东京24日报道,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峰会当天在东京召开,期间将讨论全球和地区议程等问题,以及乌克兰局势。报道称,此前一天,白宫表示,“四方安全对话”领导人将 ...[详细]
-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4日讯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官网消息,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安徽五粮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2022年5月16日, ...[详细]
-
转自:劳动午报吴学安: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宣称具有“降糖”“脱糖”功能的低糖电饭煲产品,实际上,低糖电饭煲是指此类电饭煲通过技术手段,在蒸煮过程中降低米饭中的还原糖,煮出“ ...[详细]
-
作者:郑娜[ 公开信息显示,此前海南便曾出现过开发商获取地块后长期未开工,最终被收回的情况。2021年底,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曾在官网公布一则不动产权证书作废公告,恒大下属多个公司所属地块被无偿收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