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为什么上市难?

  发布时间:2025-07-06 00:07:3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作者/杨蕾编辑/魏晓太难了。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的IPO之路像喜马拉雅一样困难。3月29日,香港联交所官方信息显示,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再递IPO申请,拟在港股主板上市,由中金公司、和担任联席保荐人。过 。

作者/杨蕾

编辑/魏晓

太难了。喜马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拉雅IPO之路像喜马拉雅一样困难。

3月29日,上市香港联交所官方信息显示,喜马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再递IPO申请,拉雅拟在港股主板上市,上市由中金公司、喜马和担任联席保荐人。拉雅

过去一年,上市喜马拉雅从美股辗转至港股,喜马加快了IPO的拉雅步伐,2021年9月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请,上市但因超过6个月,喜马不久前其招股书显示失效,拉雅这一次更新招股书,上市是喜马拉雅第三次递表了。

据悉,喜马拉雅最新估值为200亿元,作为国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在线移动音频分享平台,了、阅文、、、及音乐等豪华投资阵容。

但作为一个经历9轮融资的超级独角兽,喜马拉雅让投资人等的太久了。2019年5月24日,喜马拉雅FM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投资人撤离,包括小米副总裁洪峰在内的12名董事悉数退场,独留CEO余建军一人。这个转折后,让喜马拉雅在资本市场大受打击。

之前,AI蓝媒汇分析过《喜马拉雅为什么总否认上市?》,彼时看来,喜马拉雅是错过了最佳的上市时机。

在知识付费的黄金时代,喜马拉雅是早期“知识付费启蒙引动”的阵地,而知识付费也成就了其高速增长。

2018年Q1,以知识付费为主要变现模式的App中,喜马拉雅以月活7552.9万人排在首位,只能屈居第二。但随着这股知识潮流的散去,喜马拉雅也逐渐哑火。

现在看来,不是喜马拉雅不想上市,而是难上市。

为什么喜马拉雅的IPO之路如此艰难?

盈利难

回归公司本身,从2019年到2021年,喜马拉雅MAU从1.4亿增长至2.67亿。

尽管不及短视频领域月活增长,但在音频赛道,这已经是头部公司的数据。根据喜马拉雅招股书,公司从2019年到2021年收入分别为26.98亿元、40.76亿元和58.57亿元,呈现连年增长的趋势。

其中,订阅是收入最多的来源之一,订阅服务包含会员订阅及付费点播收听服务。2019年至2021年,喜马拉雅的订阅收入从12亿增长至近30亿的规模,收入占比也从47.2%增长至51.1%。

事实上,即便在当下短视频时代,音频也是一部分用户的“刚需”。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将达到220.0亿元,同比增长67.9%。根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在线音频订阅从2016年的5亿元规模增长至2021年的91亿元。

这也就是说,在线音频的用户付费意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具体到喜马拉雅,移动端平均月活付费用户从2019年的510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1490万人;移动端平均月活付费会员也从2019年的430万人增长至2021年的1440万人。

另一项重要数据在于,喜马拉雅的付费用户粘性正在大大提高。平均每位付费用户的付费点播收听服务从2019年的46.3元增加到了104.5元。2021年,日活用户的收听时常也提高到了144分钟。

强劲的用户增付费订阅,依旧不能让喜马拉雅摆脱的盈利难的问题。

根据喜马拉雅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0年亏损分别为19.24亿元、28.82亿元,进入2021年,年内亏损更是高达51.06亿元。即使经过调整,其2019年至2021年的净亏损,也分别为7.49亿元、5.39亿元和7.59亿元。

这或将让喜马拉雅IPO后,与云音乐、一样面临同样的亏损窘境。就连喜马拉雅董事长余建军本人也称,“没有制定任何盈利时间表”。

实际上,喜马拉雅亏损的原因,在招股书上也能明确体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喜马拉雅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比过大。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喜马拉雅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2.18亿元、17.07亿元和26.3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5.2%、41.9%和44.9%。

表面上看,喜马拉雅这一部分支出的比例一直相对稳定,但用户增长却越来越难。具体到数据上,2021年,喜马拉雅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了54%,月活用户同比增长却仅为24%。

另外,喜马拉雅业务单一也是盈利困难的另一大原因。根据喜马拉雅招股书,订阅收入是其现有最成熟的变现渠道。而广告和直播收入在2021年分别占喜马拉雅全年营收的25.4%和17.1%。

因此,喜马拉雅想要重获投资人信心,必须在上市的同时,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出路在哪?

对于喜马拉雅而言,IPO并不是终点。如果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已经上市的行业老二,就是喜马拉雅上市后的参照。

事实上,荔枝上市后日子并不好过。

根据荔枝的招股书,2017年、2018年、2019年,荔枝的营收分别为4.5亿元、8亿元、11.8亿元;同期,净亏损则分别为1.5亿元、934.2万元、1.3亿元。

2020年上市后,全年营收15.03亿元,同比增幅为25%,净亏损8220万元,与2019年的净亏损1.33亿元相比收窄38%。

在刚刚发布的2021年全年财报中,荔枝全年仍亏损1.27亿元,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这也意味着,荔枝在连续五年没能实现盈利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发稿,荔枝股价为1.43美元/股,已较2021年2月12日盘中触达的16.75美元/股的历史最高点下挫91%。

已经上市的荔枝尚且如此,站在港交所门前的喜马拉雅又是否能有机会翻盘?

喜马拉雅在招股书中提到,其不仅要面临荔枝、蜻蜓等音频内容同行业的竞争压力;还要和字节跳动、快手、腾讯等提供音乐、文学、游戏和视频的互联网公司争夺市场份额。

回归初心,好内容是最强的突破口。

在知识付费元年2016年,知乎推出值乎,果壳推出分答,豆瓣推出豆瓣时间。知识付费一时间成为资本和市场的风口所在。

恰是抓住了这一波骤然升温的行情,喜马拉雅在2016年加入到鼓噪知识付费的浩荡大军当中,创始人余建军找到当时最火爆的网综《奇葩说》缔造者马东,联手打造了首个付费音频节目《好好说话》,上线当天销售额就突破了500万元,一周破千万。

尽管如今知识付费已经成为过去式,但并不代表好内容不会被看见。

喜马拉雅也在计划战略性的制作及推广更多的系列音频专辑。比如当下大火的《鬼吹灯》系列、《法医秦明》系列,都是喜马拉雅拿的出手的大IP。

不过,喜马拉雅作为一个音频社区,用户却始终在平台上玩不起来。究其原因,还是UGC内容的缺乏。在喜马拉雅热播排行榜上,一半是相声,一半是小说,多为PGC、PUGC内容,这使得用户在喜马拉雅沉浸度很高,但互动性欠缺。

实际上,诸如小红书、抖音等社区氛围浓厚的App,用户的创作性与互动性十分高涨。

因此,如何让用户玩在喜马拉雅,或将成为喜马拉雅的突破口。(来源:AI蓝媒汇)

  • Tag:

相关文章

  • 央行:8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利率为2.75%较上月下降10BP

    2022年8月中期借贷便利开展情况2022年8月,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期限1年,利率为2.75%,较上月下降10
    2025-07-06
  • 七国集团:同意“限价” 俄罗斯警告:2月1日起断供→

    去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之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去年12月5日,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欧盟及澳大利亚开始对俄海运出口原油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在这一限价机制下,如果以高于每桶60美元的
    2025-07-06
  • 中金 | A股节后市场有望积极开局

    来源:中金策略春节假期的高频数据显示内需消费修复仍在稳步进行中,随着疫情对经济活动影响明显下降,前期稳增长政策在节后逐步落实,企业内生融资需求逐步改善,我们认为当前经济活动修复仍有一定空间且斜率可能仍
    2025-07-06
  • 郑眼看盘丨内外消息有利,A股又获动能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郑步春 每经编辑 肖芮冬 A股春节长假休市一整周,在此期间,国际股市明显上涨,美股道指及标普500股指的涨幅在2%上下,纳指大涨4.3
    2025-07-06
  • 资金成本快速上升 LPR三个月保持不动 今年有调整的可能性吗?

    财联社11月21日讯记者 哈力克)今日,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已三个月未作调整。业内人士认为,受MLF利率保持不变、资金市场利率快速上
    2025-07-06
  • 上海实施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符合条件者每人2000元

    2023年1月29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会上透露,上海拟对招录登记失业三个月以上人员或我市2023届高校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照
    2025-07-06

最新评论